近日,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系团委“漫绘乡韵”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西安市鄠邑区开展为期 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10名师生以专业为桥梁,将动漫艺术与传统农民画相融合,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鄠邑农民画作为中国三大农民画之一,以色彩鲜明、题材贴近生活的艺术特色闻名,是当地乡村文化的重要符号。此次实践活动以“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为核心,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

实践团首站来到鄠邑区农民画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鄠邑区画展街,始建于1973年,馆内按时间脉络划分三大主题展厅,展出300余幅跨越半个世纪的农民画作。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系统了解农民画的起源与发展脉络。从传统颜料的制作工艺到画作中农耕场景、民俗活动的符号寓意,从夸张的构图技巧到鲜明的色彩体系,大家认真记录关键信息,为后续创作积累素材。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农民画里的各类图案充满生活智慧,这种质朴的艺术表达值得深入学习。

实践团第二站开启深度调研之旅。团队首先采访了陕西省农民画协会会员白瑞雪老师,在与其深入交流的过程中,详细了解了鄠邑农民画在当代的发展现状、艺术创新方向等。在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中,成员们了解了农民画如何从田间地头的“业余创作”成为带动乡村旅游的“文化名片”,对农民画的“破圈”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随后,实践团前往书画古街,对农民画经销店进行深入调研。通过与店主交流,了解农民画的销售情况、受众群体以及文创衍生品的开发需求,为后续将农民画元素转化为更具市场吸引力的动漫作品提供了现实依据。
